綿綿不絕的福報從何而來?
在這個世間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更多的福報;有了福報,人的一生就會順暢,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會減少很多的違緣和障礙,一生少病少災,即使災禍突然降臨也能遇難呈祥,化險為夷。
人有了足夠的福報,所做所想之事皆如意,善緣常遇,一生順遂,彷彿冥冥之中有隻神來之手在護佑著。
在這個世間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更多的福報;有了福報,人的一生就會順暢,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會減少很多的違緣和障礙,一生少病少災,即使災禍突然降臨也能遇難呈祥,化險為夷。
人有了足夠的福報,所做所想之事皆如意,善緣常遇,一生順遂,彷彿冥冥之中有隻神來之手在護佑著。
元代有位著名的醫學家,姓朱,名震亨,字彥修,出生在婺州義烏,也就是現今的浙江義烏市。因為他的故居有條美麗的小溪名“丹溪”,後世尊稱他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朱丹溪醫術高明,是滋陰派的創始人,著有《格致餘論》《局方發揮》《本草衍義補遺》《傷寒論辨》等一系列醫書,對中國醫學貢獻卓著,後人將他與劉完素、張從正、李東垣並列為“金元四大家”。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則分享:在去普陀山的路上,一位老居士以三步一拜的方式朝拜南無觀世音菩薩。老居士時而念念有詞,時而又淚流滿面。
遊客們竊竊私語:這個阿姨這麼大年紀,又如此虔誠來朝拜南無觀世音菩薩,是家裡遭難了,還是家人生病了,想求菩薩保佑?
六祖惠能大師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這個公案故事大多數佛弟子都聽說過,但是現實中卻少之又少的人達到這種“心不動”的境界,不要說做到“心淨”了,就連做到“靜心”者都寥寥無幾。這也是“修行人如牛毛,成就者如牛角。”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是世間人們對師恩的感謝。每個人一生,從小到老都會遇到很多老師,這些老師中,有一種師是這個世界任何師所無法比擬和超越的師,那就是教導人們了徹宇宙人生真諦,帶人們走向成就解脫的無上之師,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