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躲冰雹,尊者坐在牛角里打坐。這個公案說明了什麼?

下載 (19).jpg

密勒日巴尊者是西藏家喻戶曉的大成就者,他的人生經歷和艱苦卓絕的修行精神至今仍感染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修行人。

有一次,密勒日巴尊者迎接去印度取經歸來的弟子惹瓊巴, 惹瓊巴背著經書走在大草原上,看到師父密勒日巴尊者後特別高興。邊走邊向師父講述自己在印度求見帝洛巴尊者的情形。並喜形於色地告訴師父說:“以前帝洛巴尊者沒有傳給瑪爾巴上師那個法,現在已經傳給我了!”驕慢之情溢於言表。

師徒二人走著走著, 密勒日巴尊者看到地上有一隻破牛角,讓惹瓊巴撿起來,惹瓊巴不明白撿一隻破牛角有什麼用,藉故不撿,尊者默默地彎腰撿起來,拎在手中繼續趕路。

忽然,天空烏雲密布,電閃雷鳴。如雞蛋大小的冰雹劈頭蓋臉地砸下來,惹瓊巴被打得狼狽不堪,身上頭上砸了很多包。冰雹停下後,忽然發現師父不見了,他焦急地大喊。此時腳下的犛牛角里傳來尊者不緊不慢的聲音:“慌什麼快躲進來吧。”惹瓊巴看著小小的犛牛角,洞口也沒有拳頭大,自己偌大的身體如何進得去?趴在洞口往裡瞅,天吶,裡面有一個呼倫貝爾大草原那麼大一望無際的草地,師父在草地上盤腿打坐。惹瓊巴驚訝之餘傲慢之氣一掃而空。密勒日巴尊者從牛角里出來說:“看到了嗎?還是我的牛角有用吧。”

 

下載 (18).jpg

 

看了這個公案,我不禁再一次地感嘆佛法的法力無邊,自己也一直祈盼有朝一日也能如此神通自在。回想自己在得遇正法之前,尋尋覓覓幾十年,什麼淨土、禪宗、密宗都有涉獵,卻最終一無所獲。因為沒有得遇明師,只是盲目地跑寺廟,參加法會。整天參禪打坐貌似很精進,卻根本不得其法,一直都是盲修瞎練,好多問題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曾經一位有上千萬弟子的“大法師”大講特講說:“學佛修行不能講神通,說神通就是外道。” 我好疑惑,總感覺這種說法不盡然,卻又說不出哪裡不對。

佛是說過“得通言通失通”,可是佛教裡又有那麼多神通示現的例子,佛經中的很多公案也彰顯了佛的無上智慧和無邊法力。釋迦世尊剛剛降世就顯示了大神通: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開口說道:“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我真的好迷茫,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不曉得這之間到底有什麼我沒弄明白的,但我堅信佛法一定有一個圓滿的解釋,我要把它弄明白。

帶著心中的迷茫虔誠祈禱佛菩薩慈悲加持,讓我此生能夠得遇真正的大聖師、真菩薩教授我佛法,帶我出離六道,不再輪迴。

無限感恩偉大的法界總教主南無始祖報身佛的慈悲降世,終於讓我遇到了真正的大聖師,學到了真正的佛法。

過去,我看過很多祖師大德們的文論,總有艱澀難懂之感,而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說法總是以最淺顯的語言講出最深奧的道理。尤其是恭讀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的《學佛》、《什麼叫修行》、《藉心經說真諦》等法著,我的一些疑惑逐一解開了。

比如,聞聽了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說法,明白了神通不是講不講的問題,它是學佛修行人證道的過程中必須要產生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不是想求就求的來的,也不是想不求就可以不求的,它是行人修證過程中自然出現的產物。所謂“得通言通失通”是佛陀教導行人不要執著神通,因為一有執著即落入有為法相,不得解脫生死。

下載 (17).jpg

修行人若想證取般若,了生脫死,除了嚴持戒律外,貴在發心純正,知足少欲。若執於求取神通,發心不正,則不可能證取般若;若已得神通,執於神通,妄顯神通,玩弄法術,執即成障,亦不可能證取般若。想想多少學佛修行人因執於神通而不能證道,不得解脫。

慶幸自己累世的因緣福報成熟,學到了如來正法,沒有在神通的執迷中走偏了菩提路。另外,故事中的弟子惹瓊巴不明師父撿牛角的就理,直到遭了冰雹才恍然,不僅讓人感慨佛法道境的高深,真是初地不知二地事呀。在真正具格的上師面前,一定要謙虛領受,依教奉行。

現今降世的金剛總持佛,以完美五明向世人展顯佛陀的覺境,願世人不要以凡情度聖境。惹瓊巴尚在遭了冰雹後才明白師父的一個小小舉動的深刻內涵,凡俗的我們比起惹瓊巴遠遠不及,又如何明了佛陀的行止有怎樣的深意呢!所以千萬莫以凡情淺見去揣度,抓住與佛同世的大好機緣,去修學、去實修實證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

最後謹祝所有修行學佛人今生都大成就、大解脫。

作者:慈玲

編輯:籬菊半開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故只有  南無H.H.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與第三世多杰羌佛辦公室的公告方為最正確的法義

文章來源:https://www.163.com/dy/article/GSGEG58C05526BTH.html

文連結:為躲冰雹,尊者坐在牛角里打坐。這個公案說明了什麼?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佛教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中壢佛堂 的頭像
    中壢佛堂

    第三世多杰羌佛--瑪倉派佛學會中壢佛堂

    中壢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