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裡的成見像座大山

“成見”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孟子·公孫醜上》一書中。故事講述了孟子與公孫醜的對話,公孫醜認為人的本性是邪惡的,而孟子則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孟子通過與公孫醜的辯論,揭示了成見的危害性和不合理性。

由此可見,成見是對某人或某事所形成的固定、不易改變的看法或態度。這種看法或態度通常是主觀的,不基於客觀的事實或真相,而是基於個人的偏見或經驗。它往往會阻礙我們對事物的正確認識和理解,導致誤解和偏見的產生。

文章標籤

中壢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佛》讓我真正走進佛門

我皈依三寶好幾年了,幾年來沉迷趕佛潮、跑寺廟,「阿彌陀佛」不離口,雖做了一些善事,但家裡亂七八糟我置之不理,老公和孩子怨聲載道我也雙耳不聞,堅持著這樣自以為是的學佛之路。

拜佛八问- 华人佛教网

文章標籤

中壢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與弟媳的關係,是通過這種方式改善的

我總是羡慕別人家的弟媳婦孝順公婆,姑嫂之間相處的那麼和諧,而我作為一個修行人卻和我的弟媳婦關係卻形同陌路。

每當家庭聚會,我總是不自覺地扮演著“評判者”的角色,特別是對弟媳婦,我總能挑出她對待婆婆(也就是我娘)不夠周到的地方。在我看來,孝順是晚輩對長輩無條件的順從與關懷,而弟媳婦似乎總差了那麼一點火候,還經常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跟我娘吵架,這一切在我眼中都成了評判她的證據。我常在家人面前不經意間流露出對她的不滿,言語間帶著幾分責備,有時候還依仗大姑姐的身份指責她。我娘有時候對兒媳婦有意見就向我訴苦,我呢不管三七二十一肯定幫我娘說話,數落弟媳婦一番,這更加劇了她們婆媳之間的矛盾。

文章標籤

中壢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戰勝一個慾望,難嗎?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华人佛教网

文章標籤

中壢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的回味:食一碗人間煙火,飲幾杯人生起落

 

文章標籤

中壢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作家瓊瑤輕生的思考

前言:本文是作者學佛受用的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和相應悟境,一切知見請按照一百二十八條邪惡見和錯誤知見鑒別, 所有法義都以南無羌佛說法為准。

文章標籤

中壢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暮鼓晨鐘聲聲促,輪迴&光明的追問與思考

 

文章標籤

中壢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泰國人參加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大悲觀音菩薩加持法會」後的心得受用

一位泰國人參加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大悲觀音菩薩加持法會」後的

我是ALEK TALALAK CHOU,泰國人。

文章標籤

中壢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懂生命之重,才能看淡得失之輕

智者常樂,哲人無憂。對生活,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詮釋,對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是好是壞,是對是錯,皆是選擇而已。快樂是一個無標準化定義的概念,而幸福更是一個多元的方程,最終你自己得設法尋求自己唯一的解。

文章標籤

中壢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終於走出了學佛的誤區

龍年初,我有幸認識一位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的弟子,她是一位在家仁波切師姐,我們相識相知,有着共同的心願,那就是學到真正的佛法,福慧雙修,了生脫死。

回想學佛十幾年來,我也只是一個自認為行善積德,賢妻良母,天天唸佛號,也勸人唸佛,自以為這就是學佛了。

文章標籤

中壢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行是自己的事

如果你不明白修行是你自己的事情,你會把所有的時間用來埋怨他人或改造他人,你的眼裡都是他人修得不好。我們經常會說,那個人讓我生氣,因為他做了什麼什麼。如果仔細檢查一下話,你會發現事實上並不是那個人做了什麼讓你生氣,讓你生氣的是你內心的執著。如果你沒有任何執著,那任何人做任何事也不會激怒你。

 

文章標籤

中壢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聲:正法真的難遇難求

我小時候就有一種幻想,這個世界不屬於我的,那個時候就覺的這裡不是我的家,也不知道我的家在哪裡,找不到啊,總是沒有幸福感,和小朋友玩的時候,我都覺得不感興趣兒。

到我成年的時候,這種念頭愈發強烈。我是個大齡剩女,因為世俗觀念,女大當嫁,就這樣被結了婚,但是我仍然沒有放棄尋找解脫。科技時代,到網路上尋找自己最感興趣的解脫之類的資訊。

文章標籤

中壢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