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 二十八天】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佛說金光明經》《天台教儀論》界者!界限也。謂三界分限各別不同故,名界也。

 

三界者;即是欲界、色界、無色界。

 

三界中總共有二十八天並五趣;即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無色界有四天。

 

在此三界二十八重天中,只有欲界的忉利天和四天王天,是依須彌山的大地界而居,故稱地居天。

 

而須夜摩天以上的諸天,都是凌空而處,故名空居天。

 

而須彌山的四周,共有四大州:一、東馥于逮州 二、西瞿耶尼州 三、南閻浮提州 四、北鬱單越州。

 

另有三界九地;九地者,欲界彙集於一地,名〔五趣雜居地〕。色界有四地;初禪天名〔離生喜樂地〕,二禪天名〔定生喜樂地〕,三禪天名〔離喜妙樂地〕,四禪天名〔捨念清淨地〕。無色界有四地;即是〔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總共有九地。

 

 

 

【無色界】謂雖然有心識而無色質也,始從空無邊處天,終以非想非非想處天,凡有四天。

 

 

第三世多杰羌佛《心經講義》云:「四天境於五蘊中,唯無色蘊,依受、想、行、識之假合。而無色身之正報,又無依報國土宮殿,故無色相國土四處分立。是行者修四空處定,所得之正報」。無色質、無形相故、名無色界。

 

【非想非非想處天】無色界; 第三世多杰羌佛《心經講義》云:「第四處從當體而立名。凡生於此天處之眾生,定心生妙想,念為昧劣之根。以念入昧,念實處劣,故云非想。非之細想,故云非非想」。謂居此處的眾生,是所有外道已為最高之法矣,因為此天乃是無色界之頂,亦是此娑婆世界諸天之最。所修非無所有處之無想,非識處之有想故。是居此非想非非想處天。外道雖然能修到此最高法義,但 釋迦牟尼佛依然說,此種修行者,是焦芽敗種,因為此天仍然無不是生、老、病、死、苦,尚未能解脫矣。

 

【無所有處天】無色界;羌佛於《心經講義》云:「前三處從所修之因行而立名。修心識無所有定,所生之天處也」。謂居此處天之眾生,皆以為已入涅槃的外道大修行者。已厭煩色身繫縛,也厭煩虛空,更是厭煩識無邊。而捨識入於無所有,亦名不用處,不用前空處‧識處。認為卻已能出三界,居無此處天。

 

【識無邊處天】無色界;羌佛於《心經講義》云:「前三處從所修之因行而立名。修心識無邊定,所生之天處也」。謂居此處天之眾生,皆是以為已入涅槃的外道大修行者,不但厭煩色身繫縛,也更厭煩虛空無邊。既捨虛空轉心緣識,以識為住所故。是名識無邊處天。

 

【空無邊處天】無色界;羌佛於《心經講義》云︰「前三處從所修之因行而立名。修虛空無邊定,所生之天處也」。謂居此處天之眾生,因已厭煩色身繫縛不得自在,心緣虛空與無色「相應」故。住空處定,以為已了生脫死,卻依然有、想、行、識故,尚未能超出三界乎。只是住在空無邊處天。

 

 

 

 

【有色界】色,即色質,謂雖然離開了欲界穢欲者,而僅存清淨之色者。

 

從初禪梵眾天終至色究竟天,共一十八天。第三世多杰羌佛《心經講義》云:「凡十八界眾生均離慾依色而生」。所以在此界都無有女形亦無慾染,皆是化生,但有色質,故名色界。

 

【色就竟天】色界四禪天,亦名五淨居天主,謂居住此天皆是大修行,和修證已登第十法雲地以上的菩薩們的住所。因為此天於諸塵近幾微之處,色塵已研窮究竟之故。而 釋迦牟尼佛的報身,現亦在此天之頂〔摩醯首羅天〕,宣說無上法義,轉正法輪。

 

【善現天】色界四禪天,亦是五淨居天之一,謂居住於此天的眾生。亦是大修行人,與摩訶菩薩們的修行道場。因為此天無煩、無惱、無垢、空無障礙,精見現前故名是善現天。

 

【善見天】色界四禪天,亦是五淨居天之一。謂居住此處的眾生,亦是大修行人或摩訶菩薩們修行道場,所以無有煩惱與惱熱故,此天妙見十方世界圓澄無垢故。所以稱為善見天。

 

【無熱天】色界四禪天,亦是五淨居天之一,謂居住此處天的眾生,已是有修有證的大修行人。能專心探究心境無依無處。無有惱熱清境自在故,此天名為無熱天。

 

【無煩天】色界四禪天,亦是五淨居天之一,謂居住此處的眾生,已遠離欲界的苦與色界的樂。苦樂已兩滅,無有煩惱可言。有修行的初果羅漢與菩薩們,皆暫住此天,繼續修了生脫死之道。

 

【無想天】色界四禪天之一,謂居住於此處的眾生,從出生至死亡之期間,他往昔所作的黑白二業,能心想不行,故名無想天。所以佛說生此天的眾生是「八難」之一。

 

【廣果天】色界四禪天,謂能居住於此處的眾生,比福生天的福報,更廣大、更圓滿,是有要享受福報的極致之天,是謂廣果天。

 

【福生天】色界四禪天之一,謂能居住在此處的眾生,是往昔有修勝福者,方可居住此福報之大到不可思議處,故稱為福生天。

 

【無雲天】色界四禪天,以下諸天雖然凌空而居,但仍然處於依雲而住。所以在此天的眾生,已是凌空離雲而處,故名為無雲天。

 

【遍淨天】音譯作;首訶既那,又稱作廣善淨天,色界三禪天主。謂居住在此處天的眾生,不但有無量意識樂受都清淨,且還最勝遍滿故名遍淨天。《雜阿毗曇心論》云:壽有六十四劫。

 

【無量淨天】音譯作;阿波摩首訶,又稱為無量淨果天,色界三禪天之一。謂居住此處之眾生,無量的意識樂受,皆都清淨、寂靜故,名無量淨天。

 

【少淨天】音譯作;波利多首,色界三禪天之一,謂居住此處天之眾生,意識樂受清淨,但在於第三禪諸天中,所受的淨妙之樂最少,故名少淨天。

 

【光音天】色界二禪天主也,謂居住在此處天之眾生,身處無量光明中,此天已絕聲音故,眾生如要講話,便自發出光來,識別語音而相互溝通。故名光音天。又佛經云︰劫最初的人類,是從光音天而來的。

 

【無量光天】音譯作;阿羅摩那婆釜多婆,又稱為妙光天,無量水天,水無量天,色界二禪天之一。謂居住在此處天的眾生,若說話時,由口中顯照無量之光明。光明處於增勝無限量故,名無量光天。

 

【少光天】色界二禪天之一,謂居住在此處天的眾生,雖然此天會有一些光,但不多故名為少光天。

 

【大梵天】音譯作;巴利;色界初禪天主,其名為『尸棄』,亦是娑婆世界主,屬初禪靜慮地。其天主的壽命,是在劫始而最先『生』,劫盡最後方『滅』。所以常常被外道誤以為是創世主。經中記載,梵天王深信佛法,助佛教化,每值佛出世時,大梵天王必先前往佛處,恭請佛陀轉法輪。

 

【梵輔天】音譯作;梵富樓天,色界初禪天之第二天;輔者﹑輔佐也,謂處此天眾生、皆是初禪天主之輔佐弼臣,於大梵天主前,恆思梵天利益之輔相幕僚也。

 

【梵眾天】音譯作;梵波梨沙天,色界初禪天之梵眾者,梵淨也,以無有染欲故,眾者,猶如民眾也,謂處此天者,乃是初禪天主之所化、所有、所領之民眾也。

 

 

 

 

【欲 界】欲有四種;一者〔情欲〕,二者〔色欲〕,三者〔食欲〕,四者〔淫慾〕。

 

第三世多杰羌佛《心經講義》云:「六天以下為五趣,未能離慾」。所以說下至阿鼻地獄,上至他化自在天之眾生,皆有男女相。忝多諸染慾,故名欲界。

 

【他化自在天】欲界天王也,謂住此處天之眾生,不用自己變現樂具,能夠假他人所化的〔色、聲、香、味、觸〕五塵欲樂。轉換成為自己的娛樂,自在遊戲。為欲界最高的天了,其天主又名『波旬』,又稱為天魔王也。

 

【化樂天】欲界天眾也,音譯作;尼摩羅天,維那羅尼天,又作化自在天、化自樂天等,乃為欲界第五層天。謂住此處天之眾生,自己能化〔色、聲、香、味、觸〕五塵,而娛樂自足。譬如此處天之男女眾生,只須深情相視既能成淫。此處天之眾生有三種勝:1.可化五塵自樂之﹝多樂﹞,2.身具常光之﹝端正﹞,3.壽長八千歲之﹝長壽﹞等勝,是名化樂天。

 

【兜率天】梵語「兜率」者,華語「知足」。謂住此處天眾生,於五欲中皆能知足而止故〔知足少欲〕,是名兜率天。《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云︰「善男子!汝於閻浮提,廣修福業,來生此處。此處名兜率陀天,今此天主;名曰彌勒,汝當皈依…」。所以說彌勒菩薩,今在兜率天內院如意殿說《瑜伽師地論》等法。等待因緣成熟時,將來此人間成佛,開龍華三會轉法輪。

 

【須燄摩天】梵語「須燄摩」者,華語乃「善時分」也。謂住此天之眾生,能處空為悅,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都在快樂的唱着歌。又云:處此天之眾生,受五欲境知時分故〔謹守分寸〕,是名須燄摩天。

 

【忉利天】梵語「忉利」天者,此位於欲界第二天,華語謂「三十三」天也,往昔有三十三人同修勝業,而同昇此天,分居四方。忉利天;乃地居須彌山之頂,其中央之城為善見城,正是帝釋,釋提桓因,也是我們俗稱的天公〔玉皇大帝〕。城之四方各有八城圍繞,城東有圓生樹,花開妙香薰陶其處所。西南方為善法堂,為諸天眾聚集宣揚正法之處,據經記載;摩耶夫人命終往生此處也。

 

【四王天】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共有四位天王。位居須彌山之半山腰,分居四方,各別統轄其天境也,又名護國四天王,因常守護佛法,令諸惡鬼神,不得侵害眾生,故名護世,所以又稱護國四天王。

 

而三界雖然有二十八重天,乃未能超出輪迴矣。

 

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輪迴的境界,所以佛陀教化眾生,要修行以跳出此三界為目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佛學
    全站熱搜

    中壢佛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